|
![]() 你成瘾吗? 友人曾介绍美国著名神经学家大卫·林登(David J. Linden)的《愉悦的秘密-解开人类成瘾之迷》(TheCompass of pleasure)给我看。书中提到大脑里的“愉悦回路”对人类成瘾问题的影响。有兴趣者可以买来翻阅。 原来,人类在进行某些行为时,是可以激活脑中的“愉悦回路”,这会让我们感觉良好,并且让我们总是想要去做这些事情。手机、网络、电玩成瘾就是其中一种。当然,这是从生理角度去作评价与理解。愉悦回路会强化某些带来愉悦感的行为,一旦“成瘾”,就不得不多加留意了!所以我常说:人要有“醒觉能力”,要知道自己“所处的位置”,同时需要非常认真地针对问题作正确且适当的改变,以免不知觉地增加了生活中的负面后果!就拿吸毒作比喻:刚开始可能是“愉悦”的,一旦成瘾,就被“辖制”,不做也不行了!手机成瘾亦是如此! 我挺喜欢这个主题——“机”饿30,盼真能唤起“机不离手”的人的醒觉能力!
林大妈的难过 “林大妈,来买菜啊!”陈老板站起来,为她准备了一个塑胶袋。 “陈老板,早!给我两棵小白菜。” 林大妈显得无精打采。陈老板为她选菜的时候,她问道:“陈老板,你比我年轻,可知道E时代是什么意思吗?” “林大妈,怎么了?看你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,家里发生事情了?” “陈老板,你还是先回答我的问题吧!” “E时代的意思就是指我们生活在一个与电脑、网络设备、数码产品脱不了关系的时代。你怎么突然问这个啊?”陈老板解释说道。 “还不是我儿子历轩咯!他自从认识那个叫捷克的新同学,就天天上网。我看啊,除了上厕所、吃饭,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呆在电脑面前。我几乎成了他的陌路人。我看电脑才是他的亲人,他昨天还骂我是个不懂E时代的老古董呢!”林大妈伤心说道。 “哎呀!现今的孩子似乎都与网络扯上脱离不了的‘血缘关系’啊!”陈老板点头认同。朋友,你是否是这则对话中的“历轩”呢? 注:e时代中的“e”是英文electronic(电子)的缩写。e时代指电子时代!就是网络普遍使用在办公、生活和各个领域的时代。 e时代强迫症 无可否认,电脑、网络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发明。传递消息、与人联系、查询资料、上网还钱、购物、看戏听歌游戏娱乐等,几乎都少不了它。然而,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、网络,将越来越多的时间、精神投注其中的时候,也得认真关注其负面的影响。问问自己,我们是否真的“无‘网’不欢”了呢?一天不上网就像要了命吗?与亲友相聚时非当“低头族”不可? 有人将这称为“e时代强迫症”。上网、检阅“面子书”、在聊天室留言等,就像吃饭睡觉,天天都要做,是项少不得的活动。就算没沉迷网络游戏,仍是忍不住要在网上“闲逛”,严重者因无法抑制,脑海中时刻惦记着网上每个画面,导致无心工作或无心上课,这都大大地影响了个人的生活作息与前途。 什么是网瘾? “网瘾”也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。病患通常对自己现实生活冷漠,而沉迷在虚拟的网络游戏、感情事件和人际关系。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上出现偏差的疾病。 网络成瘾症状表现有:
你是成瘾者吗? 完成以下小测验,你将了解自己与网络世界亲密的程度到哪里? 是(2分)、非(0分)、偶尔(1分)
分析成绩表
人们为什么会沉迷网络呢? 以下是一般的原因: 沉迷网络的原因分析
小气爸爸
现时代的孩子几乎把电子产品看为“日常用品”,小小年纪不只会操弄,还会想私人拥有。但,这真的是“你又不是很穷啦”,与“有没有能力”买得起这些电子产品的问题而已吗? 担忧沉迷 乔布斯硅谷精英禁子女玩手机(星洲日报/国际)2014-09-13 (美国,纽约13日讯)当许多孩童日日夜夜捧着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或对着个人电脑,已故“苹果教主”乔布斯等美国知名科网界行政人员却反其道而行,严格规限子女使用这些科技玩意的时间和所接触的内容。 《纽约时报》科技产业专栏作家比尔顿撰文忆述,2010年底iPad面世不久,他曾问乔布斯:“你的孩子肯定很喜爱iPad了?”岂料对方答道:“他们还未使用,我们限制孩子在家里使用科技产品。”乔布斯传记作者艾萨克森亦透露,乔布斯一家每晚用餐时都是讨论书本、历史与形形色色的事物,“无人会拿出iPad或电脑,孩子们似乎都没有沉迷于电子产品”。 无人机生产商3DRobotics的总裁安德森有5个6至17岁子女。他给全屋电子设备设定了使用时间上限和家长控制功能,又规定睡房绝对不得用任何屏幕产品。虽然孩子投诉父母过份 专制,但他说:“因为我们切身体验过科技的危险,不想孩子遇到。”他指的危险包括色情等有害内容、网络欺凌及沉迷等。 像Twitter创办人威廉斯的两个年幼儿子,只有数百本随时可拿来读的印刷书籍,没有iPad。许多科网界家长等到孩子14岁才让他们拥有手机,惟仅限打电话、收发短讯,满16岁始用手机上网。 像乔布斯、安德森、威廉斯这等人,一定不缺买各式各样电子产品的金钱,但为什么他们不这么做?实值得我们深思啊! 沉迷电子产品的后果
这会带来什么伤害? 一位老人家这么说:“我现在都不容易见到我孙子的正脸啊,他们久久回来一次,但一回来就是棒着手机,有时候连吃饭都是那样!我也不能说什么,因为连他的父母也是如此......” “低头族”惯性地拿着电子产品低头玩游戏、看视频、上网、与人交谈等,大大地忽略了与身边亲友面对面的沟通和感受!这绝非健康的现象。 小新闻一则:日前美国加州一名男子太专心低头玩手机,行走中浑然不知转角出现一只大黑熊,男子猛一抬头,这只不小心闯进社区的黑熊就站在他面前,吓得他惊慌失措,仓皇逃命,所幸最后并未遭受攻击。 http://wenews.nownews.com/news/50/news_50150.htm “低头族”开车玩手机造成车祸;“低头族”边走边玩手机而撞杆、滑倒、遭掳掠等。这些都不是新鲜事。走路或开车时玩手机是很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的,伤害自己就当是“自食其果”,倘若伤害到无辜的旁人,就真是一万个不该了! 教会崇拜聚会中,也出现很多“低头族”。若真是看着相关的电子版《圣经》还可以接受,若是各自低头玩手机就真要好好检讨了! 《圣经》的教导沉迷于网络是许多现代儿童、青少年、甚至是成年人需要挣脱的捆绑。《圣经》〈哥林多前书〉6章12节说:“凡事我都可行,但不都有益处;凡事我都可行,但无论哪一件,我总不受它的辖制。”网络成瘾的人往往无法让自己离开电子产品,这就等于受了网络的辖制,可算是不自觉染上的一种恶习呀! 当日常生活与思绪都让电子产品所占据,试问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又。那还有时间去思想基督,做讨主喜悦的事呢?我们还会将上帝放在第一位吗?我猜想,世上可没几个“机不离手”的人是因为无时无刻在利用“线上《圣经》”亲近上帝吧! 〈罗马书〉12章2节教导我们“不要效法这个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,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、纯全、可喜悦的旨意。”所以,我们不要盲目地跟着时代走,不要有“人有我也有”的心态,随便浪费金钱于更换最新电子产品,更不要将许多的时间花在其中,因为时间代表生命,我们要珍惜上帝给我们的生命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。 活在21世纪的我们几乎是离不开电子产品的,然而,只要善用它,而非让它捆绑了我们的生命,我想就不是件坏事! 机饿三十 已有成瘾迹象的青少年,盼还能为自己留下那么一点的醒觉力,好好想办法为自己“ 戒瘾”吧!那要怎么做呢?
文章来源:第114期《青春路》 插图图案来源:Designed by Freepik |